美高梅作為文旅領航者,以藝術、文化娛樂為核心,透過與全球藝術家的合作,構造藝術平台,潛心開拓豐富多彩的藝術之路,以原創及創新的方式塑造多元文化的嶄新體驗,為澳門創立獨特的國際盛事品牌 。
巴塞爾藝術展於 1970 年由來自巴塞爾的藝廊創辦人成立,現今為全球一致推崇的國際藝術交流平台。 每年於巴塞爾、邁阿密海灘、香港及巴黎舉行的藝術展會,展示了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最高水準。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示亞洲以至國際地區頂尖藝廊傑作及多元藝術項目,其中「藝術探新」展區為全球新晉藝術家在事業起步初期提供國際級的展示平台。
美高梅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攜手設立「美高梅藝術探新獎」,冀凝聚國際新晉藝術家在「藝術探新」展區中所展現的原創性及創新性,獎勵他們探索藝術之路的無限可能。請瀏覽 Art Basel Hong Kong | Art Basel 以參閱更多資料。
「美高梅藝術探新獎」將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揭曉首位獲獎者,獲獎者將獲得獎金,支持他們的創新探索藝術創新探索之路,更有機會在澳門展出精彩作品,及與澳門文化藝術人才分享其藝術旅程,啟發更多創意靈感。
一起啓程探索藝術家的無限創意!
申旻 | P21
項目名稱:Ew! There is hair in the food!!
作品現場圖
申旻的作品探討了韓國高強度服務工作和大型企業低薪勞動中女性所對的殘酷現實,靈感來自於她在星巴克和麥當勞工作的個人經歷。 她的獲獎作品展示「Semi」系列雕塑,以「髮網」和「制服」等符號的來突顯服務工作者和女性勞工所面臨的挑戰。「Semi」是申旻的英文名字,反映了韓國服務業中常見的改洋名慣例。這個系列將申旻的個人故事轉化為提高社會意識和關注度的有力工具,也致敬女性堅韌不拔的精神。
國際評審團由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藝術專家組成。
Antonia Carver
Director, Art Jameel, Dubai
Antonia Carver目前為藝術基金會Art Jameel 的總監,負責基金會以及旗下機構Jameel Arts Centre及Hayy Jameel在教育和藝術方面的工作。她自 2001 年起長駐阿聯酋,曾任迪拜藝術節總監(2010-2016)、Bidoun 編輯/專案總監(2004-2010)、迪拜國際電影節節目編排與發展(2004-2011)等職務。
Antonia 在中東藝術和電影方面撰寫了大量作品,編輯了書籍和期刊,策劃展覽項目,並為委任項目、電影節以及出版和教育項目提供諮詢。在移居阿聯酋之前,Antonia 曾在英國倫敦擔任多項職務,包括 《Phaidon Press》 的編輯、Iniva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Iniva)的發展項目,以及 G+B Arts International 的出版工作。她於 1994 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
Aaron Cezar
Founding Director, Delfina Foundation, London
Aaron Cezar 目前擔任 Delfina 基金會的創始總監,負責策劃與發展駐地項目、展覽與公開活動。在其任期內,Delfina 基金會已經為近 450 位藝術家、策展人和收藏家提供駐地服務,並展開了從 「食物政治」(Politics of Food)到 「實踐收藏」(Collecting as Practice)等的多樣化計劃。Cezar 也曾在 Hayward Gallery Project Space、SongEun Artspace 策劃外部展覽和表演,並作為第 58 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官方公共活動的一部分。他透過自身及 Delfina 基金會,擔任許多董事會、委員會和顧問團的成員。
何恩懷
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行政總監
何恩懷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的行政總監,該組織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獨立非牟利機構,在過去二十年致力保存亞洲近代藝術的多重歷史,並促進相關資源的共享流通,機構在德里和紐約設有分支。 他同時是一位藝術家,其作品探討有關於特權和權力的話題。
Sam Seungho Park
Chairperson of the Board, PARKSEOBO FOUNDATION, Seoul
Park Seungho 於 1964 年出生於首爾,在首爾國立藝術大學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隨後,他在東京藝術大學和九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梨花女子大學任教 20 年後,他放棄了教職,目前擔任 PARKSEOBO 基金會的主席。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他對藝術評論的獨立思考,並積極參與藝術收藏。
朱筱蕤
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兼首席策展人
朱筱蕤是一位策展人、作家和機構領導者,在上海和紐约兩地具有活躍的影響力,目前擔任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兼首席策展人。朱筱蕤以創新的策展方式聞名,強調與當代藝術家之間深入的合作交流。這在上海外灘美術館 2023 年計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該計劃圍繞六位來自亞洲及其散居地的藝術家的個展和新委託展,包括王水、王伊芙苓韜程、Tosh Basco、Diane Severin Nguyen、Shubigi Rao 和譚婧。2014年至 2022年間,朱筱蕤在紐約所羅門古根漢博物館擔任策展人,並因展覽「曾吳:讚歌」(Wu Tsang. Anthem)獲得廣泛好評,該展覽更被《紐約時報》評為 2021年最佳展覽。2022年,朱筱蕤與藝術家 Kandis Williams 合作,在牙買加金斯敦為古根漢博物館共同舉辦第六屆亞洲藝術理事會會議,在策展實務中探索亞非裔散居地的聯繫、剝離和混血等主題。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藝術探新」展區是專門為全球新晉藝術家創作的新作品提供國際級的展示平台。3位入圍藝術家及藝廊是由5位著名藝術專家從「藝術探新」藝廊中選出。